一、学院介绍
哲学系拥有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学位点。下设7个教研室:中国哲学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外国哲学教研室、逻辑学教研室、宗教学教研室、伦理学教研室、科学技术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哲学一级学科被列入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B类计划(上海市重点学科)。哲学专业(本科)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强基计划,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基地。
二、招生信息
015100(专业学位)应用伦理(参考2024年)
01(全日制)教育伦理
02(全日制)生命医学伦理
03(全日制)科技伦理
04(全日制)管理伦理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34-哲学综合
④871-应用伦理学
招生人数: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15人,其中推免6人。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计划:统考8人。
学制学费:闵行校区,2.5年,总费用8.75万元。
三、参考书目
634-哲学综合
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杨国荣主编,《中国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下)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哲学综合”科目考试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三部分,每部分各占50分,考试内容为: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物质与世界,实践与世界联系与发展,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及其基本结构,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认识与实践,认识形式与认识过程,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真理与价值,个人与社会,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2)中国哲学部分:先秦哲学。
(3)外国哲学部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康德、黑格尔。
871应用伦理学
①考试内容:考生应熟悉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各分支领域的主要问题及争论,如人工智能伦理学、生命医学伦理学、教育伦理学以及管理伦理学的主要问题及伦理争论,并能运用相关的伦理学知识、理论或方法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及论证。
②参考书目:卢风、肖巍主编《应用伦理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甘绍平、余涌主编,《应用伦理学教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1.英语听力测试、口语面试;
2.本方向综合知识面试,着重考察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参考书目:程炼:《伦理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围绕与培养方向相关的最具代表性成果(如课程论文)或研究计划、研究兴趣进行个人陈述与答辩。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47、47、71、71、333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复试名单
录取名单
一志愿复试8人,复试最高分395,最低分339
录取8人,录取最高分395,最低分339,全部录取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名单
1.复试分数线:在不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系确定哲学学术硕士和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的复试分数线,由学校统一发布。达到哲学学术硕士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按照所报方向参加复试,择优录取。达到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复试分数线的考生不区分方向参加复试,择优录取。
2.各学科统考计划:
哲学学术硕士统考计划为31,各方向计划如下表所示:
部分方向另有少量“中法联合培养”招生专项计划,不在上表体现。
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统考计划为8。
3.我系不开放破格复试。
复试方式:
采用现场复试方式。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1.复试以面试的方式进行,复试内容主要包括综合能力考核和外语能力考核,复试满分为500分。
(1)综合能力考核满分为400分,包含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2)外语能力考核满分为100分。复试时外语语种与考生初试语种一致。
(3)我系还将组织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复试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对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满分为500分,复试成绩大于等于300分为复试合格,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
3.第一轮复试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科方向,将组织第二轮复试。
4.我系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进行复试。
调剂复试
我系不接收调剂复试。
复试结果与拟录取名单确定
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若考生在复试时发生违纪行为,或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我系第一志愿考生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
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0.7+复试成绩×0.3
拟录取名单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在网站上公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