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是全国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专业研究及国内外汉语教师培养的重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A+层次第二。汉语言专业2021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名列A类层次。学院下设汉语国际教育系、汉语言系、比较文学系、汉语教师培训中心四个教学单位,拥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学基地、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四个国家级基地。
二、招生信息
045300(专业学位)国际中文教育(参考2024年)
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招生人数: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67人,其中推免40人。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计划:统考27人。
学制学费:普陀校区,3年,总费用7.74万元。
三、参考书目
354-汉语基础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跨文化交际》祖晓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化史》孟昭毅、曾艳兵,北京大学出版社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
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1.笔试:汉语基础知识、国际中文教育基础知识综合测试
2.面试:政治素质、专业素养和教师潜质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51、51、77、77、362
2023年:51、51、77、77、351
2022年:51、51、77、77、368
2021年:47、47、71、71、337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复试名单
一志愿复试42人,复试最高分413,最低分362
历年报录比
2023年报考215人,录取31人
2022年报考324人,录取31人
2021年报考233人,录取31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复试将主要对考生进行以下两方面的考核,总成绩500分:
1.综合能力考核(包含专业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研究潜力等综合素质考查),占复试总成绩的80%,满分400分,低于240分为不合格。
2.外语能力考核,占复试总成绩的20%,满分100分,低于60分为不合格。
3.复试过程中还将组织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复试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的考核。本项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复试成绩总分为500分,低于300分或有单项成绩不合格为复试不合格。
5.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0.5+复试成绩×0.5
复试结果与拟录取名单确定
1.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对于一志愿的考生,将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
3.拟录取名单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在网站上公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