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大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79年成立心理学系,是新中国第2个心理学系;2008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上海市一流学科,是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科(心理学)基地依托单位。
二、招生信息
077100(学术学位)心理学(参考2024年)
01(全日制)感知觉、注意选择与运动控制
02(全日制)语言与认知
03(全日制)认知与语言发展
04(全日制)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05(全日制)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教育
06(全日制)发展异常与发展障碍
07(全日制)健康与咨询心理学
08(全日制)行为决策与组织管理心理学
09(全日制)社会认知与社会心理
10(全日制)学习、记忆与奖赏神经生物学
11(全日制)情绪心理与情感神经科学
12(全日制)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13(全日制)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
14(全日制)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
15(全日制)脑功能成像与认知老化、大脑可塑性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6-普通心理学
④951-心理实验设计与分析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49人,其中推免40人。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计划:统考10人。
学制学费:普陀校区,3年,总费用2.4万元。
三、参考书目
616-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认知心理学一理论、实验和应用》邵志芳上海教育出版社
951-心理实验设计与分析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统计学》邵志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心理测量》金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1、心理学专业综合(笔试),同初试范围。
2、考察考生掌握所报考专业基础知识的程度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相应的现实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口试)。
3、英语听力、口语测试(包括能听懂英语问题,阅读相关的专业文献,用英语阐述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41、41、62、62、374
2023年:38、38、57、57、326
2022年:39、39、59、59、346
2021年:37、37、56、56、353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复试名单
一志愿复试25人含少干1人士兵计划2人,复试最高分420,最低分374
历年报录比
2023年开始教育学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均不招生,只有理学类心理学,2022、2021所列报录比为理学类基础心理学数据。
2023年报考459人,录取36人
2022年报考94人,录取5人
2021年报考128人,录取7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1.复试将主要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和英语能力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包含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此项满分为300分。英语能力考核主要考核考生听力与口语能力的准确性、连贯性、得体性等。此项满分为200分。
同时,我院还将组织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复试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对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综合能力成绩+英语能力成绩,满分为500分。复试总成绩大于等于300分为复试合格,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不含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领域的考生)的复试按照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
调剂复试
如进行调剂复试工作,我院将另行通知。
我院“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不接受调剂。
复试结果与拟录取名单确定
1.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对于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将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0.5+复试成绩×0.5)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同一学科不同学习方式的,成绩将分别排序。
3.进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复试考生,复试合格即拟录取。
4.拟录取名单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在网站上公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