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华东师大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1979年成立心理学系,是新中国第2个心理学系;2008年成立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单位,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上海市一流学科,是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人文社科(心理学)基地依托单位。
二、招生信息
045400(专业学位)应用心理(参考2024年)
01(全日制)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02(全日制)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03(全日制)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
04(非全日制)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全日制109人,其中推免36人。非全日制30人。
01(全日制)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40人,其中推免15人。
02(全日制)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35人,其中推免10人。
03(全日制)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
34人,其中推免11人。
04(非全日制)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
30人。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计划:统考112人。
学制学费:
02(全日制)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普陀校区,2年,总费用13.2万元。
01(全日制)临床与咨询心理学、03(全日制)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04(非全日制)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
普陀校区,3年,总费用24万元。
04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非全日制):要求本科毕业后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在职。
三、参考书目
347-心理学专业综合
《心理学导论》梁宁建上海教育出版社
《儿童发展心理学》桑标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崔丽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统计学》邵志芳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人民教育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暨南大学出版社
《变态心理学》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钱铭怡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格心理学》许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管理心理学》刘永芳清华大学出版社
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1.心理学专业综合(笔试)。
参考书目如下:
01临床与咨询方向:
《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与技术》徐光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社会心理学》崔丽娟、才源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美]霍华德S.弗里德曼,米利亚姆W.舒斯塔克等,许燕等译:
《人格心理学:经典理论和当代研究(原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11年5月5日);
罗伯特·M·卡普兰,丹尼斯·P·萨库佐著,陈国鹏等译,心理测验:原理、应用和争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邵志芳,《心理统计学》(第二版),2012,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七版),John J.Shaughnessy等著,张明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02工业与组织方向/03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方向:《管理心理学》刘永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孟慧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社会心理学》崔丽娟、才源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罗伯特·M·卡普兰,丹尼斯·P·萨库佐著,陈国鹏等译,心理测验:原理、应用和争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邵志芳,《心理统计学》(第二版),2012,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七版),John J.Shaughnessy等著,张明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04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综合以上01及02/03几个方向的参考书目
2.考察考生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考生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着重考察考生结合专业研究,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相关原理解释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并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包括能听懂外语问题,阅读相关的专业文献,用外语阐述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51、51、153、350
2023年:51、51、153、350
2022年:51、51、153、351
2021年:47、47、141、337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复试名单
一志愿共复试43人,复试最高分388,最低分350
01 (全日制)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一志愿复试22人,复试最高分388,最低分350
02 (全日制)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一志愿复试8人,复试最高分381,最低分352
03 (全日制) 人因工程与用户体验
一志愿复试9人,复试最高分365,最低分350
04 (非全日制) 健康管理与工作心理
一志愿复试4人,复试最高分365,最低分350
历年报录比
全日制
2023年报考937人,录取76人
2022年报考1432人,录取70人
2021年报考1746人,录取72人
非全日制
2023年报考453人,录取25人
2022年报考545人,录取37人
2021年报考556人,录取28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1.复试将主要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和英语能力考核。综合能力考核包含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此项满分为300分。英语能力考核主要考核考生听力与口语能力的准确性、连贯性、得体性等。此项满分为200分。
同时,我院还将组织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复试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对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综合能力成绩+英语能力成绩,满分为500分。复试总成绩大于等于300分为复试合格,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不含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教育硕士教育管理领域的考生)的复试按照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
调剂复试
如进行调剂复试工作,我院将另行通知。
我院“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不接受调剂。
复试结果与拟录取名单确定
1.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对于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将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成绩×0.5+复试成绩×0.5)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同一学科不同学习方式的,成绩将分别排序。
3.进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复试考生,复试合格即拟录取。
4.拟录取名单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在网站上公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