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体育与健康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运动系、大学体育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拥有教育硕士(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承办教育部第一批“太极拳与传统体育教学”体育硕士培养任务。
二、招生信息
040301(学术学位)体育人文社会学(参考2024年)
01(全日制)体育教师教育
02(全日制)体育与课程教学
03(全日制)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
04(全日制)体育运动心理学
05(全日制)体育运动与健康
06(全日制)体育史与体育哲学
07(全日制)体育社会学
08(全日制)体育经济与管理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7-体育学基础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13人,其中推免7人。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计划:统考6人。
学制学费:闵行校区,3年,总费用2.4万元。
三、参考书目
647-体育学基础
《运动生理学》邓树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心理学》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生理学概述,肌肉活动,运动时的能量代谢,运动时的神经系统调节,运动时的内分泌调节,免疫与运动,血液与运动,呼吸与运动,血液循环与运动,消化、吸收、排泄与运动,身体素质,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运动技能的形成,年龄、性别与运动,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环境与运动。
体育心理学概述,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运动兴趣和动机,运动归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心理技能训练,动作技能的学习,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优化,体育运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康复,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运动中的领导行为,体育运动中的品德心理。
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1.体育人文社会理论(含体育科研能力,笔试),
参考书目:
《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季浏、尹志华、董翠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第2版)》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3版)黄汉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体育教学风格》作者:(美)莫斯顿,阿什沃思;译者:曾振豪、汪晓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专业综合能力(面试)(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热点问题的思考,专项技能。注意,跨专业学生的专项技能指其本科专业的专项技能或任选一项自己擅长的运动专项技能)。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41、41、123、367
2023年:39、39、117、320
2022年:37、37、111、382
2021年:35、35、105、367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复试名单
录取名单
一志愿复试10人含士兵计划1人,复试最高分423,最低分367
录取8人含士兵计划1人,录取最高分423,最低分367
历年报录比
2023年报考67人,录取8人
2022年报考79人,录取8人
2021年报考105人,录取10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1.复试将主要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和外语能力考核。
(1)综合能力考核包含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满分400分;
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测试和专家综合面试,各专业成绩比例如下:
(2)外语能力考核:满分100分,采取专家面试的形式。
同时,我院还将组织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复试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对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总分为500分,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
3.同等学力考生的复试按照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
4.我院作为招生与培养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组织复试。
复试结果与拟录取名单确定
1.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对于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将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生成总成绩的初试及复试成绩比例为7:3,即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70%)+复试总成绩×(30%)。
3.进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复试考生,复试合格即拟录取。
4.拟录取名单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在网站上公示、公布。
六、历年考研真题
2024年考研真题网络版本
647-体育学基础
运动生理学
一、简答
1.运动性肌肉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
2.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3.通气不足和过量通气的生理学机制
4.运动对神经递质释放的作用
5.试述J型曲线模式
二、论述
1.乳酸的产生和代谢途径
2运动减肥的方法和生理学机制
体育心理学
一、简答
1运动兴趣的分类
2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
3.简述体育活动对心理效应的影响
4.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
5.体育团体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6简述目标设置原则
二、论述
1.针对一个初中教学教案,论述如何制定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2.如何设置团队目标
3.根据篮球行进间投篮,如何进行探究学习
4.什么是亲社会行为,举例说明体育运动中如何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