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体育与健康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运动系、大学体育教学部,现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拥有教育硕士(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承办教育部第一批“太极拳与传统体育教学”体育硕士培养任务。
二、招生信息
040304(学术学位)民族传统体育学(参考2024年)
01(全日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02(全日制)武术文化与教育
03(全日制)武术传承与发展
04(全日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教育教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7-体育学基础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4人,其中推免2人。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计划:统考2人。
学制学费:闵行校区,3年,总费用2.4万元。
备注:本专业希望招收具有体育专业学习背景,并具备武术或其他传统体育项目的专项技能的考生;非体育专业,但具有较强的武术或其他传统体育项目专项技能的考生。
三、参考书目
647-体育学基础
《运动生理学》邓树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心理学》季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运动生理学概述,肌肉活动,运动时的能量代谢,运动时的神经系统调节,运动时的内分泌调节,免疫与运动,血液与运动,呼吸与运动,血液循环与运动,消化、吸收、排泄与运动,身体素质,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运动技能的形成,年龄、性别与运动,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环境与运动。
体育心理学概述,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运动兴趣和动机,运动归因,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心理技能训练,动作技能的学习,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优化,体育运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康复,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运动中的领导行为,体育运动中的品德心理。
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1.武术理论(笔试)
参考资料:
《武术》(第3版)蔡仲林、周之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中国武术导论》邱丕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中国武术概论》温力,人民体育出版社(2019);
民族传统体育学方向的前沿论文。
2.专业综合能力(面试),主要测试专项技术,以及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专业技术测试从武术的拳术套路、器械套路、散打、太极推手、短兵、长兵、武术之外的其他传统体育项目中任选2项。
3.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41、41、123、349
2023年:39、39、117、330
2022年:37、37、111、343
2021年:35、35、105、299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复试名单
录取名单
一志愿复试2人,367、349
录取2人,全部录取
历年报录比
2023年报考16人,录取2人
2022年报考20人,录取3人
2021年报考14人,录取3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1.复试将主要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和外语能力考核。
(1)综合能力考核包含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满分400分;
主要包括专业技能测试和专家综合面试,各专业成绩比例如下:
(2)外语能力考核:满分100分,采取专家面试的形式。
同时,我院还将组织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包括复试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对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复试成绩总分为500分,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
3.同等学力考生的复试按照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
4.我院作为招生与培养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可对相关考生再次组织复试。
复试结果与拟录取名单确定
1.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对于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将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生成总成绩的初试及复试成绩比例为7:3,即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70%)+复试总成绩×(30%)。
3.进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复试考生,复试合格即拟录取。
4.拟录取名单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在网站上公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