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现有物理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物理学科下设物理系、材料系,包括三个国家与省部级科研基地(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纳光电集成与先进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下设电子科学系,包括极化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学科和材料学科ESI排名进入前1%,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全球2016年自然指数排行榜我院物理学科排名在全球高校中全球252名(国内高校排名第24名)。2017-2018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里物理学排名第13名。
二、招生信息
070200(学术学位)物理学(参考2024年)
01(全日制)理论物理
02(全日制)原子与分子物理
03(全日制)凝聚态物理
04(全日制)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物理方向)
05(全日制)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化学与材料方向)
99(全日制)强基计划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2-量子力学A
④818-普通物理学A
04(全日制)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物理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8-普通物理学A
05(全日制)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化学与材料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40-普通化学原理一
④911-普通化学原理二
招生人数: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70人,其中推免35人。
01(全日制)理论物理
10人,其中推免5人。
02(全日制)原子与分子物理
9人,其中推免4人。
03(全日制)凝聚态物理
29人,其中推免13人。
04(全日制)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物理方向)
8人,其中推免3人。
05(全日制)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化学与材料方向)
7人,其中推免3人。
99(全日制)强基计划
7人,其中推免7人。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计划:统考49人。
学制学费:闵行校区,3年,总费用2.4万元。
三、参考书目
622量子力学A
1)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2)一维定态问题
3)力学量的算符表示
4)对称性与守恒量
5)中心力场
6)表象与矩阵表述
7)自旋与角动量
8)近似计算方法
参考书目:
1)曾谨言,《量子力学教程(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4
2)张永德,《量子力学(第四版)》,科学出版社,2017
640普通化学原理一
普通化学原理一:拟考查《化学原理》宏观基础部分相关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四大平衡理论。
(1)化学热力学基础:知识点包含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化学反应热的测量和计算包括等压反应热和等容反应热;Hess定律、生成热求反应热、键能估算反应热等;自发过程和熵;吉布斯自由能。
(2)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包含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方程;简单级数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机理;催化作用。
(3)化学反应平衡:知识点包含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及影响因素、化学反应等温式。
(4)四大平衡理论:知识点包含酸碱理论、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电化学、配位平衡。
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华彤文、陈景祖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2、《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析》,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普通化学原理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818普通物理学A
(1)质点和刚体的运动学与动力学,运动的守恒定律,
(2)热力学基础,
(3)真空、导体及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真空和磁介质中的磁场,电磁感应,
(4)光的干涉与衍射,偏振光学,几何光学,光的吸收与色散
(5)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多电子原子能级及跃迁规则,电子自旋假设及实验验证,碱金属原子和光谱,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
911普通化学原理二
普通化学原理二:拟考查《化学原理》微观基础部分相关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配位化合物。
(1)原子结构:知识点包含原子的经典结构理论、原子结构的波尔模型、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氢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多电子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及其排布、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2)分子结构:知识点包含离子晶体与离子键理论;共价键理论包含路易斯理论、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及相应的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共价分子的形状与极性、偶极矩与键矩;金属键理论;化学键的键型变异与离子极化;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
(3)配位化合物:知识点包含配合物基本性质及异构现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普通化学原理》(第四版),华彤文、陈景祖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2、《普通化学原理习题解析》,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普通化学原理教学组,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理论物理方向
1.综合面试。内容包括:电动力学(笔试),《电动力学》郭硕鸿,高等教育出版社
2.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原子与分子物理方向
1.综合面试。内容包括:光学(笔试),《光学教程》姚启钧,华东师大教材编写组;《光学》毋国光,人民教育出版社。
2.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凝聚态物理方向
1.综合面试。内容包括:《固体物理》黄昆,高等教育出版社;《无机材料科学基础》陆佩文,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无线电物理(磁共振)方向
1.综合面试。内容包括:《电磁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文化基础(第5版)》/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系列教材;
2.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41、41、62、62、288
2023年:38、38、57、57、280
2023年报考148人,录取54人
2022年:39、39、59、59
2021年:37、37、56、56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复试名单
录取名单
01(全日制)理论物理
一志愿复试11人,复试最高分429,最低分296
02(全日制)原子与分子物理
一志愿复试6人,复试最高分361,最低分315
03(全日制)凝聚态物理
一志愿复试26人含少干1人,复试最高分413,最低分290;少干269
04(全日制)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物理方向)
一志愿复试10人,复试最高分375,最低分288
05(全日制)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化学与材料方向)
一志愿复试3人,341、324、300
所有方向共录取51人,含少干1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分数线与复试名单
1.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物理学招生计划细分至方向,其中01理论物理方向剩余统考计划5个,02原子与分子物理方向剩余统考计划7个,03凝聚态物理方向剩余统考计划26个,04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物理方向)剩余统考计划7个,05无线电物理与磁共振(化学与材料方向)剩余统考计划4个。
2.在不低于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确定相关招生学科复试分数线及复试名单(草案),由学校统一公布。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即可参加复试,择优录取。
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将根据《华东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确定复试名单。在复试名单外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可申请调剂至我校接受调剂的学科的普通计划录取,其初试成绩须达到A类考生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
4.学校不开放破格复试。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面试主要对考生进行以下方面的考核:
(1)综合能力的考核。目的是为了更全面了解考生情况,着力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逻辑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等)。满分400分。
(2)外语能力测试。复试时外语语种与考生初试语种一致。满分100分。
(3)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考核。包括复试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的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拟录取。
复试满分为500分。复试总成绩大于等于300分为复试合格,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拟录取。
调剂复试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本年度不接受调剂。
复试结果与拟录取名单确定
1.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
2.我校一志愿考生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0.7+复试总成绩×0.3)按招生学科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
3.进入“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复试考生,复试合格即拟录取。
4.如果有某一方向第一轮复试名额没有录满,则开启第二轮复试。已被录取的学生不参加第二轮复试。
拟录取名单经审核通过后,由学校统一在网站上公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