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统计学院由统计学、金融工程与金融统计系、保险与精神以及以及生物统计四个系以及统计交叉科学研究院所构成。应用统计和保险专业硕士学位实行学术导师+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制,分别负责学术及实践能力的指导。统计学科2016进入教育部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并在该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三(并列)。2017年进入上海高峰学科I类建设计划。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22年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及当年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名列前茅。
二、招生信息
025200 (专业学位) 应用统计 (参考2024年)
01 (全日制) 商务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02 (全日制)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03 (全日制) 量化投资与金融工程
04 (全日制) 数据融合与生物统计
05 (全日制) 工业统计与智能分析
06 (全日制) 计算社会科学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3-数学(三)
④432-统计学
招生人数:
招生目录公布计划:
98人,其中推免63人。
复试细则公布最终计划:统考68人。
学制学费:普陀校区,2年,总费用20万元。
三、参考书目
432-统计学
《统计学》,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王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或 《时间序列分析及应用》,潘红宇 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应用回归分析》(第5版),何晓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范围及参考书:
(1)统计学专业基础(笔试),内容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
(2)综合能力和素质(面试)。
(3)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四、历年分数线
2024年:47、47、71、71、352
2023年:48、48、72、72、395
2022年:52、52、78、78、378
2021年:49、49、74、74、379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82人,最高分422,最低分352
录取68人,录取最高分422,最低分353
历年报录比
2023年报考313人,录取40人
2022年报考302人,录取45人
2021年报考184人,录取26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4年为例
复试内容及成绩计算
复试过程中主要对考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考核:
(一)专业笔试(30%)
考试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重点考察考生专业知识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内容与专业知识相关,不列具体参考书目和范围)。
应用统计、保险专业:此项最终得分值为成绩×1.5,即满分为150分。
(二)综合面试(50%)考试总分为100分。
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核,重点考查综合素质(知识结构、专业思想、科研表现、个人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
应用统计、保险专业:此项最终得分值为成绩×2.5,即满分为250分。
(三)外语面试(20%)考试总分为100分。考核考生听力口语能力的准确性、连贯性,日常表达的规范性。
应用统计、保险专业:此项最终得分值为成绩×1,即满分为100分。
(四)思想政治考核面试过程中以口试形式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考核。
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总成绩=专业笔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外语面试成绩
应用统计、保险专业:复试总成绩大于等于300分为复试合格,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复试过程中还将对考生的品德修养进行考核,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考查和后续政审两个阶段的考核。
本项考核不作量化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调剂复试
应用统计、保险不接受调剂。
我校“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均不接受校外调剂。
复试结果与拟录取名单确定
我校一志愿考生根据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复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0.6+复试总成绩×0.4)进行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初试复试总成绩满分为500分。
初试复试总成绩大于等于300分为复试合格,低于300分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拟录取名单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在网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