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艺术与传媒学院,设有传播系、音乐与表演系。本科开设广播电视学、广告学、广播电视编导、动画、表演、音乐表演6个专业;研究生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学专业学位、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艺术设计专业学位MFA硕士点;并在设计学博士点下设新媒体艺术与理论博士招生与研究方向。与设计创意学院共享的艺术与设计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在QS艺术设计学科排名全球第13名,亚洲第1名。
二、招生信息
050300(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全日制)媒介文化
02(全日制)智能传播
03(全日制)视听传播
04(全日制)城乡传播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
①200001艺传专业+英语综合能力
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统考18人(参考2025年研招网公布数据,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55200(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全日制)媒介文化
02(全日制)智能传播
03(全日制)视听传播
04(全日制)城乡传播
05(非全日制)跨媒介新型传播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
①200001艺传专业+英语综合能力
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全日制统考9人,非全日制20人(参考2025年研招网公布数据,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三、参考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马工程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维曼,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备注:来源于学长学姐推荐,可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用或增删。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55、55、100、100、355
新闻与传播非全日制47、47、71、71、351
2024年:60、60、105、105、390
2023年:60、60、105、105、375
2022年:60、65、100、100、370
2021年:
新闻传播学60、60、110、115、390
新闻与传播55、55、110、115、37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新闻传播学
一志愿复试23人,复试最高分392,最低分355
其中淘汰6人含待定1人
新闻与传播
一志愿复试9人,复试最高分392,最低分356
其中淘汰1人
历年报录比
新闻传播学
2024年报考235人,录取20人
2023年报考244人,录取17人
2022年报考396人,录取18人
2021年报考257人,录取20人
新闻与传播
2024年报考103人,录取9人
2023年报考200人,录取11人
2022年报考131人,录取9人
2021年报考59人,录取11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时间和流程
复试分组方式
按专业分组,新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合并抽签,按抽签序号,1-16号为新闻一组,17-32号为新闻二组;
设计学、设计合并为设计组;
戏剧与影视一组,各组现场抽签确定面试顺序。
复试时间与内容
时间:2025年3月24日(星期一)、3月25日(星期二)
地点:同济大学四平路南校区第三教学楼
复试内容与形式
专业课(笔试)(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
专业英语(笔试)(时长30分钟,满分50分)
英语口语、听力(面试)(时长5分钟,满分50分)
政审(时长5-10分钟)
专业及能力综合(面试)(时长15分钟,满分150分)
以下情况之一不予录取:
1)政审不合格者;
2)复试总成绩不合格者(即复试得分不足满分值的60%);
3)体检不合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