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法学院,现拥有法学学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和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含知识产权)、国际法学、民商法学等专业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10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招收民商法学(知识产权)、国际法学(欧洲法)、经济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法学理论专业的博士研究生。
二、招生信息
030100(学术学位)法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全日制)法学理论
02(全日制)刑法学
03(全日制)民商法学
04(全日制)国际法学
05(全日制)知识产权法学
06(全日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07(全日制)经济法学
08(全日制)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9(全日制)数字法学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42德语
③622法学综合一
④857法学综合二
复试科目:
①240001专业课、外语、专业综合
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统考19人(参考2025年研招网公布数据,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三、参考书目
622法学综合一、857法学综合二
《民法》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
《法理学》张文显,法律出版社
《刑法学》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陈光中,北京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江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姜明安,高等教育出版社
《宪法》周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
法学综合一的考试内容包括民法学(共80分)、法理学(70分),卷面总分为150分。
其中民法学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民法总论、债法、物权法、婚姻家庭法、继承法、知识产权法。
其中法理学考试内容主要涉及:法的概念与本质、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法的价值、法的渊源与效力、法律体系、法律关系、法律行为、法律责任、法律方法、法律实施、法与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法、法治思想核心要义等。
题型:
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法学综合二的考试内容包括宪法学与行政法学(80分)、刑法学(70分),卷面总分为150分。
其中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宪法基本理论、公民基本权利、国家机构、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组织法基本制度、公务员法基本制度、行政处罚制度、行政许可制度、行政强制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行政诉讼的基本概念、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行政诉讼的参与主体、行政诉讼的程序规则、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行政协议诉讼、行政赔偿诉讼等。
其中刑法学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刑法概说、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犯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刑罚及种类、刑罚制度以及刑法各论各章内容。
题型:
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60、55、90、90、355
2024年:60、60、90、90、354
2023年:60、60、95、95、370
2022年:60、60、95、95、365
2021年:60、60、90、90、355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27人含少干计划1人士兵计划1人,复试最高分404,最低分355;其中少干计划339,士兵计划345
其中淘汰6人
历年报录比
2024年报考148人,录取19人
2023年报考190人,录取21人
2022年报考265人,录取22人
2021年报考145人,录取15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法学硕士、非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非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学)
3月22日(周六)13:30-16:40
笔试(专业课、专业外语)
3月23日(周日)8:30-17:00
综合面试(专业素养、外语口语)
复试内容和评分标准
1.笔试:专业课100分(专业课笔试科目按照招生专业目录中规定的科目进行);专业外语50分。
2.面试:专业和综合素养150分,包括专业基础能力、培养潜力、分析和语言能力、综合素质;专业外语口语和听力50分。
3.以上复试成绩满分为350分。
考生的综合排名按总成绩(总成绩为初复试成绩加权得到的总成绩)排序,以总成绩作为拟录取依据,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如总成绩并列的,按初试成绩择优录取。
不录取情形
1.思想政治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
2.复试成绩不合格者(复试得分不足复试满分值的60%);
3.体检不合格者;
4.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