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哲学学院,拥有哲学、PPE(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两个本科专业(系),其中哲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外国哲学)。拥有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教材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二、招生信息
010100哲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三、参考书目
70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袁贵仁、李景源、丰子义,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题型: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等。
801哲学综合
《中国哲学史》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哲学概论》李景林、郑万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西方哲学概论》韩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逻辑》普通逻辑编写组,上海人民出版社
《伦理学概论》廖申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
《宗教学纲要》吕大吉、何其敏、金泽,高等教育出版社
《科学简史》石云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高等教育出版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内容
按照各学科方向分版块出题,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哲学等版块。
每个版块考察各个学科方向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知识及其应用。
考试题型
题型有简答题、论述题等。
作答要求
(1)考生任选版块进行答题;
(2)观点明确,逻辑清楚,文字规范,表述准确。
备注:来源于学长学姐推荐,可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用或增删。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50、50、90、90、355
2024年:50、50、90、90、350
2023年:50、50、90、90、350
2022年:50、50、90、90、37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52人,录取51人
复试录取名单均未列出细分方向。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52人,复试最高分446,最低分351
录取38人,录取最高分446,最低分352
复试录取名单均未列出细分方向。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录取30人,录取最高分428,最低分351
2022年复试录取情况
录取34人,录取最高分422,最低分371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招生计划
010100-01马克思主义哲学:3人
010100-02中国哲学:2人
010100-03外国哲学:5人
010100-04逻辑学:2人
010100-05伦理学:3人
010100-06美学:1人
010100-07宗教学:2人
010100-08科学技术哲学:5人
010100-09政治哲学:1人
010100-10中国哲学(珠海):2人
注:实际录取名额将视学校最终计划分配和复试情况动态调整。
复试要求
复试内容包括笔试和面试,复试笔试内容为专业知识测试;面试内容为外语能力(含口语和听力)测试20%、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50%、综合素质和能力测试30%。
复试满分值为300分,其中笔试成绩占50%,满分值为150分,90分合格;面试成绩占50%,满分值为150分(其中外语满分值为30分),90分合格。
复试成绩180分(不含)以下为不及格,笔试和面试成绩有任何一项低于90分为不及格,复试成绩不及格为复试不合格,笔试和面试成绩有任何一项不及格为复试不合格。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复试总分。
录取办法
按专业分方向,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总成绩相同时,按初试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复试不合格考生不予录取。
由于010100-04逻辑学方向、010100-05伦理学方向、010100-08科学技术哲学方向、010100-10中国哲学(珠海)方向上线人数不足,将举行二次复试。
所有获得哲学专业复试资格的考生可在3月19日18:00前向学院递交上述方向调整申请书(如未递交,视为自愿放弃方向调整),提交方式为:现场发放和收回。每位考生可按照本人意向申请一个或多个二次复试方向(申请意向需排序),学院审核通过后,可参加其中一个方向的二次复试。
学院按照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相关方向剩余计划,根据二次复试考生总成绩单独排序录取,其中二次复试考生总成绩=初试总分+二次复试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