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历史学系,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及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及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设三系:中国史学系、世界史学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拥有两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和三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史研究备案中心(美国研究中心、拉美史研究中心和希腊研究中心),以及中外文明交叉科学中心、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院、古籍与文化研究所、美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
二、招生信息
065100博物馆(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48文博综合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8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145100文物(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713文物基础
④831文物综合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13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348文博综合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物学》李晓东,学苑出版社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王玉哲,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物鉴定指南》朱凤瀚,陕西人民出版社
《瓷器鉴定三十讲》刘毅,万卷出版公司
《中国古代陵墓》刘毅,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贾洪波,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青铜器》马承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古代玉器》袁胜文,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书画》杨仁恺,上海古籍出版社
713文物基础、831文物综合
《瓷器鉴定三十讲》刘毅,万卷出版公司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王玉哲,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物学概论》《文物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之恒,南京大学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博物馆
2025年:60、60、180、345
2024年:60、60、180、345
文物
2025年:50、50、90、90、330
备注:拆分之前的数据,就不列出了,大家可至官网查看。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博物馆
一志愿复试10人,390、389、383、379、378、370、366、356、349、348
录取8人,390、389、383、379、378、370、366、356
文物
一志愿复试16人,复试最高分414,最低分336
录取13人,录取最高分414,最低分344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博物馆
一志愿复试20人,复试最高分411,最低分346
录取18人,录取最高分411,最低分346
历年报录比
2024年
博物馆:报考103人,录取18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和内容
复试方式:我院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复试形式为综合面试。
复试内容: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测试。
复试权重: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占录取成绩的40%。
调剂
历史学院考古学(学术学位)专业接收调剂生,接收调剂条件及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请及时查看学院网站通告。
录取管理
录取成绩计算:历史学院复试权重为40%,录取成绩计算公式: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确定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不再进行录取成绩的加权计算。
录取规则:各专业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考生按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顺次录取。通过计算,总成绩正好处在录取名额边缘的总成绩并列的考生,按照录取名额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如果初试成绩也出现并列的情况,在学院内没有剩余计划可用于补充的情况下,则并列的几名考生均不录取。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提供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