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法学院,法学于1984年获得国际经济法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天津市法学一级重点学科,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是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之一和“985工程”建设项目单位。
二、招生信息
035101法律(非法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8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
④498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37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035102法律(法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
④497法律硕士综合(法学)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16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联考考试指南》人大出版社
《法硕历年法律硕士联考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法律出版社
《20XX年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配套练习》
《法律硕士联考专业基础课必备经典案例分析》
《全国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联考标准化题库》
《法律硕士联考重要法条释解》
《法律硕士联考考前最后5套题》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55、50、90、90、330
2024年:60、60、90、90、非法学350,法学355
2023年:60、60、90、90、非法学350,法学355
2022年:55、55、90、90、345
2021年:55、50、90、90、34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法律(法学)
一志愿复试25人含士兵计划2人,复试最高分357,最低分330;其中士兵计划335、327
录取19人含士兵计划2人,录取最高分357,最低分330;其中士兵计划335、327
法律(非法学)
一志愿复试53人,复试最高分370,最低分330
录取38人,录取最高分370,最低分334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法律(法学)
一志愿复试49人,复试最高分391,最低分355
录取29人,录取最高分391,最低分360
法律(非法学)
一志愿复试45人含士兵计划1人,复试最高分392,最低分350
录取36人含士兵计划1人,录取最高分392,最低分350
历年报录比
2024年
法律(法学)报考386人,录取29人
法律(非法学)报考611人,录取36人
2023年
法律(法学)报考664人,录取52人
法律(非法学)报考720人,录取47人
2022年
法律(法学)报考415人,录取53人
法律(非法学)报考564人,录取52人
2021年
法律(法学)报考291人,录取45人
法律(非法学)报考374人,录取61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复试内容以及复试权重
复试形式:我院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权重为30%。
复试采用综合面试形式进行。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不合格者(每门满分为100分,有任意一门低于60分即为不合格)不予录取。考核形式为笔试。对于在报名时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即使目前已取得本科毕业证,报名信息不得修改,复试时仍须加试,加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录取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
初试权重+复试权重=100%,复试成绩满分100分,复试成绩、录取成绩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法学院复试权重为30%,录取成绩计算公式:
录取成绩=(总分满分为500的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确定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不再进行录取成绩的加权计算。
录取规则
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考生按总成绩排序由高到低顺次录取。
出现总成绩并列情况时,如果均予录取会导致招生计划不足,则按照招生计划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考生,如果初试成绩也相同,在学院内没有剩余计划可用于补充的情况下,则并列的几名考生均不予录取。
例如:某专业录取名额为5名,通过计算,总成绩排名第5名的共有两名同学,则录取初试成绩较高的同学;如果这两名同学初试成绩相同,在学院内没有剩余计划可用于补充的情况下,则两名同学均不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