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政府管理学院,成立于2004年5月,现由政治学系、行政管理系、国际关系系、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公共管理教育中心等组成,涵盖政治学、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学院设有5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专业、7个博士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政治学理论(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为天津市重点学科。
二、招生信息
120400公共管理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行政管理
02教育经济与管理
03社会保障
04公共政策
05城市发展与管理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9行政管理学
④840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12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其中:
01行政管理:统考5人
02教育经济与管理:统考2人
03社会保障:统考1人
04公共政策:统考1人
05城市发展与管理:统考3人
备注:2025年开始所有方向初试科目均为行政管理学、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三、参考书目
719行政管理学
《行政学》沈亚平,南开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行政管理学》夏书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
《行政管理学》 张永桃,高等教育出版社
840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白钢、史卫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学》王骚,天津大学出版社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经济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公共管理学
2025年:60、50、85、85、340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行政管理
一志愿复试17人,复试最高分396,最低分353
录取5人,396、392、390、383、380
教育经济与管理
一志愿复试2人,386、360
录取2人,386、360
社会保障
一志愿复试1人,立功免初试,该考生放弃
调整方向复试录取1人,386
公共政策
一志愿复试1人,357
录取1人,357
城市发展与管理
一志愿无上线
调整方向复试录取3人,383、381、379
备注:2024年及之前各方向初试科目不同,以下可参考。
行政管理
2024年:60、60、85、80、370
2023年:60、60、95、95、370
2022年:65、65、95、95、390
2021年:60、60、90、90、36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5人含少干计划1人,复试最高分399,最低分370;其中少干计划360
录取5人含少干计划1人,399、398、398、391;其中少干计划360
历年报录比
2024年报考58人,录取5人
2023年报考60人,录取9人
2022年报考58人,录取4人
2021年报考44人,录取8人
教育经济与管理
2024年:60、60、85、80、350
2023年:60、60、95、95、370
2022年:65、65、95、95、390
2021年:60、60、90、90、36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3人,433、377、373
录取2人,433、377
历年报录比
2024年报考10人,录取2人
2023年报考14人,录取5人
2022年报考33人,录取2人
2021年报考37人,录取4人
社会保障
2024年:60、60、85、80、350
2023年:60、60、95、95、370
2022年:65、65、95、95、390
2021年:60、60、90、90、36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人,406
录取1人,406
历年报录比
2024年报考5人,录取1人
2023年报考14人,录取1人
2022年报考31人,录取3人
2021年报考27人,录取2人
公共政策
2024年:60、60、85、80、350
2023年:60、60、95、95、370
2022年:65、65、95、95、390
2021年:60、60、90、90、36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1人,378
录取1人,378
历年报录比
2024年报考3人,录取1人
2023年报考3人,录取1人
2022年报考7人,录取1人
2021年报考2人,录取3人
城市发展与管理
2024年:60、60、85、80、350
2023年:60、60、95、95、370
2022年:65、65、95、95、390
2021年:60、60、90、90、360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2人,383、354
录取1人,383
历年报录比
2024年报考6人,录取1人
2023年报考10人,录取2人
2022年报考12人,录取2人
2021年报考13人,录取2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和内容
学院采用现场面试的方式进行,无笔试环节。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强化对考生诚信的要求,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二)专业素养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3.外语听说能力;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素质
1.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2.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3.人文素养;
4.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录取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面试成绩占100%。
录取成绩权重为初试成绩占70%,复试成绩占30%,复试成绩、录取成绩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录取成绩计算公式: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70%+复试成绩×30%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确定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不再进行录取成绩的加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