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社会学院,包括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三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心理学5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以及社会工作、社会政策、应用心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社会心理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以及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
二、招生信息
035200社会工作(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1社会工作原理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24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331社会工作原理、437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学教程,王思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现代社会调查方法,风笑天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社会工作实务基础--专业服务技巧的综合与运用,童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个案工作,许莉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小组工作,刘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区工作,徐永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55、50、90、90、330
2024年:60、60、90、90、370
2023年:60、60、90、90、350
2022年:55、55、90、90、360
2021年:55、55、90、90、355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45人含少干计划2人,复试最高分416,最低分336;其中少干计划335、315
录取26人含少干计划2人,录取最高分416,最低分377;其中少干计划335、315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44人含士兵计划1人,复试最高分429,最低分371
录取37人含士兵计划1人,录取最高分429,最低分377
历年报录比
2024年报考132人,录取37人
2023年报考166人,录取27人
2022年报考113人,录取28人
2021年报考95人,录取24人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和内容
社会学院统一采用现场面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
(一)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
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强化对考生诚信的要求,将考生诚信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与否的重要依据。
(二)专业素养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外语(英语或小语种)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素质
1.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2.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3.人文素养;
4.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录取成绩计算
复试成绩满分100分,面试成绩占100%。录取成绩权重为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复试成绩、录取成绩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录取成绩计算公式:
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
复试成绩低于60分(不含60分),确定为复试不合格,复试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不再进行录取成绩的加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