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新媒体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19年,学院依托天津大学的学术资源,联合优质社会力量,探索新文科与新工科交叉的建设模式,以贯通“理工文管”为理念,坚持技术驱动和学科交叉,找准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新闻传播学科的结合点,高起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新媒体交叉学科平台。
二、招生信息
050300新闻传播学(参考2025年招生目录,2026年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6新闻传播实务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新闻传播学综合
招生人数:招生目录未明确公布统考、推免具体人数,故以下可同步参考。
参考1:2026年研招网公布数据发布后,可参考最新
参考2:统考0人(参考2025年复试细则公布招生计划)
三、参考书目
726新闻传播实务
考试内容及比例
1.新闻业务(20%)
2.新媒体业务(20%)
3.广电业务(20%)
4.国际传播(20%)
5.综合运用(20%)
试卷题型
试卷题型包括四种: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实务操作题,题型分值依次为30分、30分、40分和50分。
参考书目
《新闻编辑学》(第四版),蔡雯、许向东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第三版,刘海贵等,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年
《新闻评论教程》(第二版),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
《新媒体实务》(第二版),黄河、刘琳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考试内容及比例
1.新闻学理论,约占35%。
2.传播学理论,约占35%。
3.中外新闻史,约占30%。
试卷题型
试卷题型包括三种: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题型分值依次为30分、40分、80分。
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第二版),程曼丽,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年。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四、历年分数线
2025年:50、50、90、90、365
2024年:55、55、90、90、368
2023年:55、55、90、90、363
备注:天津大学新闻传播学从2023年开始招生。
历年复试录取情况
2025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无上线
另士兵计划复试1人,378;录取1人,378
2024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4人,422、406、378、368
2023年复试录取情况
一志愿复试6人,409、392、391、388、384、368
五、往年复试细则
以2025年为例
复试方式和复试内容
复试形式:我院采用现场复试的方式进行。
复试组成
复试内容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两部分。专业能力考核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和专业课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和综合面试。
学术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学术素养、对学科知识掌握与运用情况、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学位重点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考生按照规定时间到达考试地点,进行考生身份查验、身份识别比对、安全检查和违规物品检查。
1)专业能力考核:
①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采用面试方式进行。听说能力测试内容包括公共外语和专业外语。
②专业课测试主要测试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采用笔试或面试方式进行,测试科目按照考生报考专业所规定的科目进行。
2)综合素质考核:
①实验(实践)能力测试对于理工科类考生主要测试其实验和动手操作技能,对于文科类考生主要测试其理论联系社会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上机操作或面试方式进行。
②综合面试由参加复试的老师直接提问或由考生当场抽题作答。考核内容应涉及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考核,
考生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考生对报考专业发展动态了解以及在本专业发展潜力考核;考生的科研和社会工作能力、实践经历考核,考生的事业心、责任感、协作性和心理素质以及举止礼仪和表达能力考核等。
综合面试由各专业复试小组负责考核,面试成绩由每位复试小组成员独立给出分数,然后取算术平均值得出。每名考生面试时长一般为2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可由面试专家组根据面试情况适当调整。
复试成绩
复试成绩总分200,其中专业能力考核80分,综合素质考核120分。专业能力考核成绩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15分、专业课测试65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包括实验(实践)能力测试30分、综合面试90分。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保留两位小数。
录取与调剂
1.录取规则
贯彻对考生进行德智体能全面衡量的精神,坚持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各专业第一志愿考生与调剂考生分别排序,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后录取调剂考生。调剂考生按复试批次,分批次排名,分批次录取。
考生按总成绩排序优先录取。在总成绩相同情形下,按照复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若复试成绩也相同,则按综合面试的成绩排序。上述考生如综合面试成绩仍相同,由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形成关于上述考生排名的书面意见,报请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议。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在总成绩相同(保留两位小数)情况下,同等条件下服役时间长的考生优先录取。
2.考生总成绩计算公式
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2.5)×60%+复试总成绩×40%
总成绩保留两位小数。
3.调剂基本条件
1)初试成绩(含加分)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我校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符合调入专业的报考要求。
2)考生第一志愿专业与调入专业相同或相近,或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
3)业务课一为数学的专业原则上只能接收第一志愿报考专业业务课一为数学(含自命题)的考生。
4)考试科目为三门的专业不能调剂到考试科目为四门的专业。
详见学院后续调剂通知。
对申请我校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我校按考生初试成绩择优遴选进入复试。